26 如何度過學習厭煩期 Sick of learning Mandarin?

[音樂]

逐字稿

[音樂]

在學習外語一段時間後,你會不會開始感到厭煩、挫折、或者想要放棄?今天我想要以一個比較大的方向來告訴你解決的方法。因為我的意見是給予大部分的人,關於細節,你可以決定適不適合自己再採用我的建議。

[音樂]

1.

如果你開始經歷「學習厭煩期」,你一定開始不太想去上課,或者開始想為什麼要去上課。根據這點,我們先預設你的老師沒有任何問題,那麼我建議你,一定要讓自己去上課。如果你上的是團體課,你在上課時,你可能會因為同學的表現,而被激勵了。這是我認為參加團體班的好處之一,在你經歷「學習厭煩期」的時候,團體班的同學就像是陪伴你跑步的人,讓自己快要放棄的時候,繼續跑下去。如果你的華語課是一對一的,你更需要讓自己去上課,只要你去上課,你一定會學到新的東西,特別如果你是在不是說華語的國家學習華語,在經歷「學習厭煩期」的你,至少可以獲得說華語時被改正的機會。在這段期間的你,請允許你自己跑得慢一點,但只要去上課,你就是正在繼續前進。

[音樂]

2.

第二個建議,我想要給自學的學生。

自學華語這件事情,我必須說,是可行的,而且我看過兩位學生,在非華語國家自學華語兩年後,程度相當不錯。如果你是自學的學生,並且正經歷「學習厭煩期」,主要可以分成幾個狀況,第一,關於語言上的問題可能無法解決。第二,動機缺乏。針對第一個狀況,如果經濟與時間許可,你可以找一位專業的老師,針對你的語法、聲調問題,進行個人化的教學。如果是第二個狀況,而你又是居住在非華語國家,我建議你可以先找你居住環境周遭是否有華語母語者,或者周遭是否有國際交流相關的活動。我個人認為語言交換並不是一個太有效率的活動,原因在於,如要進行語言交換,雙方的外語都至少要有一定的程度才能進行至少三個以上的問答對話(也就是一問一答各三次),除非雙方都非常嚴格進行交流前的語言準備,要不語言交流很容易變成單純的交朋友活動(也就是你們可能用另外一種語言聊天),在目標語言上的進步就會比較少,總而言之,我認為語言交流比較適合中級以上的學生。

我認為如果你的學校舉辦關於國際交流的活動,無論是到華語國家遊學、參加活動、會議,或是長期的去留學一年以上,這都會大大推進你的華語能力,因為參加這種活動,你的華語學習就變成是為了「生存」而學,你自然而然就沒有「學習厭煩期」的問題了,而且一定會大大增加你的動力。

[音樂]

3.

我想補充一點,語言學習的路很長,如果你可以找到和你一起學習的夥伴,是很棒的事。如果學外語是為了考試,一定很快會失去動力,但是你可以藉由參加交流活動,特別如果你是本身有別的專業,同時也在學華語的話,你可以申請相關的學術活動或出差到華語國家等短期的機會,不僅給自己一些能夠在專業場合使用華語的機會,更讓自己沈浸在一定得說華語的環境,因為這些經歷,將會讓你重新思考目前你的華語學習目標。另外,如果你身邊有一群跟你一樣學習華語的學生,而程度也差不多,大約在b1的程度,就已經可以開始進行讀書會,讀書會建議大概在3-5人之間,這樣才能確保每個人的發言時間,每週大家可以一起閱讀一篇華語文章,並且針對文章問彼此問題,我認為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交朋友,更可以每週談論不同的主題。最重要的是,擁有一群一起學習的夥伴。

[音樂]

那我們今天就到這邊,你還有什麼好方法讓大家度過「學習厭煩期」嗎?如果你喜歡這集的內容,歡迎訂閱、按讚、還有分享給你的朋友。你可以在我的網站裡找到這集的逐字稿還有重點單字,歡迎你用語音留言寄email分享給我你的想法。那我們今天就到這邊,byebye


  1. 厭煩
  2. 許可
  3. 個人化
  4. 沈浸
  5. 動力

主題:學習動力

製作:韻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